第72章 面对

作品:大唐财阀|作者:只为了吃|分类:历史|更新:2022-02-01 15:23:27|字数:4146字

“没事了你们也打个报告,向上面要点钱,研究一下作战干粮问题。”

“这都是赚军功的方法。”

苏阳把硬馍馍扔回袋子里,这可怎么吃,他这种矫情的人,这辈子都不愿意吃这些。

可是这硬馍馍,一直持续到建国前,炒面和土豆代替他们。

也就是说,一直有人愿意吃,并且吃着它,打下了偌大的疆土。

后勤人员们一脸错愕,这是什么意思?

“华阳子爵,可是我们不会做饭,不了解行军打仗时的需求,都是一群外行人。”

张羽小声道,整个人都不好意思。

苏阳淡淡的瞥他一眼,虽然有上进心,但是整个人还是傻乎乎的。

打个哈欠,苏阳又困了。

“你天生就会数术?”

摇头否认,怎么可能,哪里有人生而知之。

“不会做饭可以学,不了解行军打仗士兵的要求可以去问,整个军营三万人还能没人告诉你了?”

“想想民族要是研究出新式军粮,方便携带,战斗力持续维持,你觉得你们能获得多大的功劳?”

“封候不可能,但是让你自由自在的活着还是没问题的。”

“研究好了,没准还能作为家学延续下去。”

拍拍手,苏阳去检查弓箭区域。

张羽低下头,这就是差距。

这就是和苏阳的差距吗?

人家着眼的地方和他完全不一样。

“欲望是人之根本。”

“你要是觉得现在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够了,那你自然不需要学习,不需要上进。”

“可是你不想封候吗?”

“你不想封王拜相吗?”

“当你把某一方面走到一定程度时,你就会发现,别人不敢动你。”

苏阳淡淡的声音在风中飘荡。

张羽等年轻人觉得自己好像错过了很多。

别人不清楚,苏阳是清楚的。

神农氏为何伟大?

因为他治理有方吗?

他要是治理有方,原本作为手下的蚩尤就不会打他了。

因为神农尝百草,把我们带入了农耕社会,靠天吃饭哪里有靠土地吃饭,靠自己吃饭来的爽。

因为神农让我们自立自强了。

所以才伟大。

农家是什么?

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吗?

但是他们是掌握文化,掌握知识的一群人。

他们能流传下来,是因为他们在研究土地高产。

军粮这条路不怎么宽,不怎么长远。

可你要是研究出了一种高效军粮,让士兵能持续作战,从原本的七天极致行军变成十四天,减少运输压力,你觉得你获得的功劳能少吗?

苏阳都可以这样说,一个贵族子弟,做到这一点了,只要功劳平安降落在身,那么一个子爵,伯爵的爵位跑不了。

就是这么简单。

这是一个巨大的功劳,一个很多人都想要的功劳。

检查到弓箭区域,苏阳摸着送来的箭矢,打量着箭头,笑笑,把弓箭扔给跟随的苏五。

弯弓如满月,箭矢连射十支,每一只箭都命中靶心。

箭头扎入靶心,狠狠的扎进去,非常稳定,非常棒。

苏阳满意的点点头。

“还不错,质量上乘,尾羽也没有对付。”

“而且还都是制式的。”

苏阳行走在仓库内部,时不时的抽出一支箭。

轻箭,重型箭,破甲箭,穿刺箭,等等类型的箭矢都摆在这里,分门别类放好,累加在货架上。

苏阳满意了。

很好,很不错。

没有对付人。

这是他需要的情况。

如果底下人对付他,他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惩戒。

“国家真是越来越好了,从这箭矢中就能看出来。”

“真不错。”

苏阳忍不住感慨。

储藏的三十万支箭矢,苏阳依照比例抽查,没有以次充好,没有一种箭矢不是制式的。

“呵呵,家主说笑了,这怎么能看出国家变好了?”

赵二摇摇头,觉得家主傻了,这也能看出来国家变化。

其他的后勤部人员也都不明白,这也能看出来?

你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隋炀帝攻打高句丽时,士兵所用弓箭是什么样的?”

苏阳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随意的问道。

并且仔细打量着弓箭区域后面的铠甲储备区。

后面跟着的人相互对视,这有什么关系吗?

这有什么问题吗?

后勤副总管孙远开口道:“我给隋炀帝当过征高句丽时的后勤人员,那时的箭矢主要以送来什么为主,而不是我们挑选。”

“每次送来的都是杂七杂八种类都有,从尾羽到箭头,没有一样像现在这样匹配。”

“最重要的是,偶尔还供应不上。”

其他人一愣,这是什么原因?

尤其年轻的张羽等人更是一脸迷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说完后,孙远自己好像明白了什么。

“后勤物资,像箭矢这样的,最好是制式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财阀》,方便以后阅读大唐财阀第72章 面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财阀第72章 面对并对大唐财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