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矫诏

作品:三国:开局带着曹操跑路|作者:五分音符2|分类:历史|更新:2022-02-16 12:09:20|字数:4598字

曹操有了财帛,就有了起家的资本,他准备开始通过张邈的官府渠道散布消息,招兵买马。

卫弘家不仅出钱,还出人,卫弘的长子卫兹带了上百人,率先加入了曹操麾下。

刘云却知道,这个卫兹在演义里没活几集,就是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可惜了。

此时大厅中聚集了张邈、刘云、曹洪、卫兹、陈宫几人,曹操道:“目前这些财帛,足以招纳五千兵马,用度能支撑三月。但这招纳兵马,却得名正言顺,不知各位有何意见?”

刘云看这情况,曹操俨然已经把自己当做一个谋士在用了。但这又有什么办法,他要取得摸金校尉牌,就必须跟着曹操,帮他打下手。

他正想着如何劝曹操成立盗墓部门,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毛遂自荐,成为盗墓部门的领导,就听得曹操这样问起。

其他几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陈宫甚至提出写一篇清君侧,讨董卓的檄文。

张邈也提出了自己意见,但曹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见刘云不说话,似在沉思什么,曹操问道:“刘云,你觉得如何?”

刘云能觉得如何,他根本就没想这个问题,但既然曹操问起,刘云又不好不回答。

忽然他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于是立刻道:“不如发下圣旨一道,取大汉朝廷名义,招贤纳士,这样不仅可以招纳普通士兵,甚至一些名士,说不定都会来投。”

“矫诏!”

听刘云说完,连同曹操在内,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个个面露惊恐的看着刘云。

假传圣旨可是大罪,这刘云也太敢说了。

刘云只好解释道:“董贼把持朝政,天下欲杀董贼者苦于名不正而言不顺,若是曹校尉以天子密诏示下,不管真假,哪怕信者只十之一二,那也胜过千言万语,必定引人来投。”

刘云心想,不就是舆论造势嘛,这在两千年后太小儿科了。那时候的商人,为了利益,什么假话说不得,连新闻都可以自编自导自演。

可刘云把这事想得简单了,从现场几人的讨论就看得出,这些人是大有顾忌,特别是张邈和陈宫。

张邈此时是陈留太守,如果曹操拿出天子密诏,那他就是奉诏行事,只要他承认密诏,那他就得低曹操一等,这等于是让曹操有了鸠占鹊巢的机会。

一旦曹操反客为主,他张邈就变成了边缘人物。

刘云想到这一点,曹操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正在观察张邈的反应。

见张邈持反对态度,曹操道:“此法确实可行,不出意外,年前必可招募上万兵马。然我如今财帛,仅仅只能支撑五千兵马三月用度,这多出来的兵马,孟卓(张邈字)不如取之。至于养兵所需财物,孟卓也无需担心,我已经修书一封,年后必会自谯县老家取来。”

言下之意,张邈只需要顶过前面三个月,后面曹操自然连财帛都会送上。

张邈原本脸色不悦,听曹操这么一说,不禁大为心动,立刻就答应了。

这时曹操开始摊派任务。

“公台!便请你拟诏书一封。卫兹,你便广派人手,将诏书内容散布天下。子廉!你负责准备粮草。”

陈宫、卫兹和曹洪欣然应了,张邈曹操当然吩咐不了,就差刘云了。

刘云知道,自己有别的任务,但这个任务不方便当众说,特别是张邈,这种事情还是不要给他知道的好。

刘云心里一松,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当然,这时候曹操才刚起步,他自己也只有校尉的爵位,所以还不能封刘云为摸金校尉,但随着曹操的壮大,到时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刘云知道,曹操军队建立起之后,就会提议诸侯讨伐董卓。

十八路诸侯讨董失败后,曹操已经没有了家财,那时候才是他最需要摸金的时候,自己这个摸金校尉牌,只要不出意外,就能顺利获得。

“十八路诸侯讨董必须失败,要是一旦成功,那时候局面就不好控制,需不需要摸金这个部门还两说,这期间,我一定不能对历史造成太大变化。”

刘云告诫着自己,一步步来,步步为营。

他现在要考虑的,是在这里多搜集一些两千年以后能够值钱的古董,然后藏起来,回去之后他可以变现。

但想到这个,刘云就有些为难了,两千年的变化,连黄河都改道多次,到时候桑田沧海,他要是把东西埋在地下,哪里能找到。

他苦笑一下,自己现在啥也没有,等有了东西再说吧。

曹操没让刘云等多久,第二天就与陈宫单独与他密谈,并交给刘云一张布帛。

刘云打开一看,布帛上画着一副地图,上面有山有水,还有一处红色圆圈标记。

曹操道:“刘云!此事关系重大,非得力又信任之人,曹某不敢托付,你需考虑清楚,毕竟这里面可是危机重重。”

曹操此前称呼刘云都是叫刘云兄弟,现在把兄弟二字去掉了,就是在试探刘云愿不愿意做自己的部署,而不是平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开局带着曹操跑路》,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开局带着曹操跑路第9章 矫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开局带着曹操跑路第9章 矫诏并对三国:开局带着曹操跑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