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初衷是同情,核心是伤痕

作品:催泪系导演|作者:天下小黑|分类:都市|更新:2023-11-18 01:34:46|字数:8192字

这的确可以,但是同一个故事,不同的导演拍出来,为什么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就是因为,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是有着不同的理解的,而李易的电影,他自然需要赋予电影自己的主题。

电影的主题风格是什么?

黑暗的?还是是暗淡的?亦或者同时也有些扭曲的?

“我的想法?我认为关键在于,必须确定同情本杰明的真实原因,是因为他的疾病,还是因为他的‘诅咒’,或者是其他。这或许会是整部片子的基础,我相信只要坚守了这个基础,就能解释为什么在片中他就是要去到那些他该去的地方,找他应该找的人,做他应该做的事。”李易想了想说道。

“同情吗?”众人都有些讶然,没想到李易给出的会是这样的一个答案。

“不错,难道不该同情吗?作为父母,生下本杰明这样的一个“怪胎”,他们抛弃了他,他本就已经足够可怜了,一出生就是“怪胎”,却还被父母抛弃,难道不值得同情吗?

作为正常的旁人,旁观者,或者说是观众,他们看到本杰明,知道本杰明的事情,我相信,第一反应也必然是包含同情的,同情他的悲惨经历,悲惨的身世!所以,我想,在电影拍摄的时候,演员们也应该有这样的心理。

比如故事里面的本杰明的“母亲”,她必然也是先对孩子产生了同情,然后才有其他。”

“我们所有的人都会经历父母的辞世,儿女的生长、成熟,自己的老去。所以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使人们用一种好的方式来化解一生中紧随而至的悲伤;同时,我也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共鸣,希望能与他们通过影片进行对话,让他们能体会时间流逝和韶华不再的真正意味,尽管这也许并非是他们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好吧,这就不多说了,其实我就是想拍出来,然后看看大家有什么反应?”李易说着自己也不由地有些莞尔。

“不过,要从老年变成青年,那孩子的“老年”,好像没那么好拍吧?”这个时候,林云斌突然开口问道。

众人怔了一下,随即都有些恍然。

的确是这样的!

其他的电影,如果拍摄婴儿时期的孩子,那么找个婴儿来拍就好了。

可是《本杰明·巴顿奇事》这里的本杰明,一出生就是老头的样子,关键就在于此,李易不能真的找个婴儿来演,因为那根本不是“婴儿”,而是处于耄耋之年的婴儿。

关键是,这种婴儿,面相必然是男主演,婴儿成长起来会出现很大的变化,肉眼不可判断,但是从老年到年轻,那必然不可能用这种方式。

“这个倒是没什么,现在的特效完全可以做到,用电子成像捕捉男主演的面容,然后安在其他人的身体上就OK了。”李易对此倒是没有太在意。

因为听起来好像挺难的,但是实际上,这年月的特效技术而言,这真的不是什么特别复杂的技术。

当然了,对于这种特效,李易必然也是会精益求精。

“依照我们的想法,这个合成体一定要做得天衣无缝。在观众眼前出现的就是一个整体,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合成体。难点在于男主演的面部表演,由于是电子成像,必须对其表演时的脸部面容进行动态捕捉,以保证其真实性。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无论做什么样的特技效果,必须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认出那就是男主演。”李易又说道。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

这和什么抠图啊,AI换脸啊,其实完全是两码事。

抠图或者AI换脸,不可能真的完全达到那样的效果,因为抠图也好,AI换脸也罢,都无法真正的展现出精确的,自然的“表演”!

所以,到时候肯定有的磨了。

当然更具体的,还需要到时候李易和特效团队具体去谈,或许现在已经有了更好的办法了也说不定。

其实从这方面来看,这部电影需要的特效或许还真的不少。

当然,都是比较细微的特效,不是那种,完全追求视觉效果的特效。

不过,这部电影想要像李易之前的其他电影那样快速开拍,是不太可能了。

毕竟这样的电影,需要做的前期筹备工作太多太多了。

电影开拍之前,需要完成的筹备工作非常多和繁琐。

首先是需要寻找“养老院”等场景,然后进行搭建,还原出不同年代的街景,内景,等等。

这些不止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需要在细节方面进行考究。

其实放在好莱坞拍会跟便利一点,因为《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故事,其实主题虽然不是怀旧,但是,你电影的背景是什么年代,那么必然需要具备那个年代的特征。

如果只是单纯的一个时代,那么倒是还好说一点,可是关键问题在于,这部电影,横跨了近一个世纪,这样的时间跨度,自然也会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东西都会发生改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催泪系导演》,方便以后阅读催泪系导演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初衷是同情,核心是伤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催泪系导演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初衷是同情,核心是伤痕并对催泪系导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