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十二怒汉

作品:催泪系导演|作者:天下小黑|分类:都市|更新:2023-11-18 01:23:13|字数:8144字

而实际上,在港岛在,这类的电影,通常都会囊括一大堆的演员明星一起出演。

而这种电影想要拍好,真的很考验导演的功力和编剧的能耐了。

......

“英姐可惜了,以前听说过她的一些事情,你说她到底是为什么会变成后来那个样子?”李易和慕晴也聊起了这个事情,慕晴颇有些遗憾地道。

“不知道,我猜测,她说的那些版本,虽然每次都不同,但是必然是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否则的话,好好的一个前途无量的艺人,怎么会突然一夜之间就疯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连陈伟杰都讳莫如深。”李易摇了摇头道。

其实港岛电影黄金时代,是港岛电影最好的时代,但是那个时代也绝对是港岛娱乐圈最为混乱的时代。

港岛演艺人协会的成立的初衷,就可以看的出来。

所以,实际上,能够让那么多人闭嘴,并且不去谈论这个事情,连陈伟杰这样的天王巨星都讳莫如深,那么幕后的黑手,其实也就屈指可数了。

“那你答应了?”慕晴问道。

李易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暂时没有灵感,这种筹款的片子,没那么好拍。”

“也是,港岛这类的电影其实不少,但是好口碑的却真的很少,反而不少被影迷们骂是圈钱之作。”慕晴点了点头道。

这种事情也就是陈伟杰亲自上门了,否则的话,李易真的不会轻易应下。

因为有些吃力不讨好。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一部电影的主要角色越多,电影越难拍,越难出彩。

毕竟,角色一多,就很难让观众轻易地代入,而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你凭什么让那些角色,都能展现出存在感来?

《本杰明·巴顿奇事》看似角色不少,但是实际上呢?

真正的主要角色,其实就那么几个。

当然,港岛演艺人协会,以及陈伟杰他们的想法,李易还是比较支持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易也没有很刻意地去寻找灵感,激发金手指什么的,毕竟,他现在都搞不懂,金手指的触发机制是什么。

所以,依然还是每天该干嘛干嘛。

倒是也会偶尔看看新闻什么的。

另外一个新闻就打了这些吹捧者的脸。

因为就在这个时候,港岛突然爆出了一个大新闻,一个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案。

而这个连环杀人案的死者竟然都是曾经一个案件的陪审团的成员。

港岛警方第一时间逮捕了出狱不久的当初的那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到这里,好像案件就很明了了。

可是结果很快地竟然出现了大反转。

当初的那位被判有罪,入狱多年的犯罪嫌疑人,竟然是无辜的!

而这次的杀害陪审团成员的连环杀手,竟然就是当初那个案件的凶手!

顿时,这两个新闻关联在一块,引发的舆论可想而知。

于是,网络上的讨论和争议也就越发地热烈起来,之前推崇陪审团制度的人,被啪啪啪打脸。

毕竟,港岛的那个案子,同样的也是被证明了是冤案,也证明了,根本没有所谓的完美的制度。

而李易在这个时候,金手指却是意外地被激发了。

一部关于陪审团的电影,浮现在脑海之中。

《十二怒汉》!

这部被翻拍了好多个版本的电影,每个版本都出现在李易的记忆之中。

最早要追溯到非常久远。

但是无一例外的是,每一个版本的口碑都非常不错。

国产版本的《十二怒汉》在票房方面的表现最差,当然,这一点李易倒是可以理解。

毕竟,在记忆之中的那个世界,本身有原作和许多翻拍的版本,让国产版的《十二怒汉》少了新鲜感。

而又因为国内的国情不同导致剧情无法让国内的观众有那么好的代入感。

虽然口碑不错,但是却没有能够获得什么好的票房反馈。

有网友总结出了几点失败的原因:第一,把真实的案件判决改成了模拟庭审。

这当然是因为国内不存在真是的陪审员制度。硬在国内弄出个真实陪审员庭审的故事未免有些怪异,所以不得不改编为政法大学授课的模拟陪审。

而且这么一改,就显得每个人在讨论过程中的较真价值大打折扣,因为不管你多么的认真负责,都并不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与清白。

所以,论过程中那些情绪的变化,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毕竟,模拟法庭,只是模拟而已,不是真的,既然不是真的,那么哪里来的那么多情绪反应?

其次,原版的《十二怒汉》是没有真相的,因为陪审团成员,实际上每个人都只是围观者,他们很多人都坚信那个孩子就是凶手,但作为一个决定生死的陪审员,却坚持无罪,因为检方并没有拿出让他们无法产生怀疑的证据,这才是符合这个制度的法理精神。

或者说,在这制度下,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就通过这些找到真相,真相重要,但是又不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催泪系导演》,方便以后阅读催泪系导演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十二怒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催泪系导演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十二怒汉并对催泪系导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