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歧视无处不在

作品:催泪系导演|作者:天下小黑|分类:都市|更新:2024-02-07 00:24:50|字数:8266字

“哦?为什么?”薇薇安问道。

“因为这让我很想笑!首先,《触不可及》讲述的是什么?《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又是什么?”李易反问道。

然后不等美女记者回答,就又问道:“你认为《触不可及》为什么菲利普在众多面试者中,独独挑中了资历平庸、毫无经验、学历不高且对这份工作压根不感兴趣的年轻黑人德瑞斯?

其他应聘者舌灿莲花,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丰富的培训经验和背景,菲利普听了却直摇头,直到德瑞斯拽得跟二五八万似地出现,他才忽然眼前一亮,等德瑞斯告诉他:自己只是想要一个签名好领失业救济金时,菲利普更是坚定了雇德瑞斯作为陪护的决心。

短短几分钟时间,是什么打动了他,是什么让他发生了转变?他在这个年轻的黑人小伙身上到底看到了什么?”

薇薇安怔了一下,这个问题,网络上有很多答案。

薇薇安想了想说道:“是因为他不歧视菲利普残疾?”

她显得有些不确定,毕竟,网络上,影评人的解读,都是外人的解读,她不知道李易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李易摇了摇头。

“不是吗?”薇薇安有些疑惑。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菲利普的一个白人朋友劝告他,说这个德瑞斯可不是什么善人,他有案底,这个朋友警告他:这个黑人可没有什么同情心。这时菲利普突然说:对,我需要的就是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

其实,这句话几乎交待了菲利普会选择德瑞斯作为陪护的原因:他不想要人同情,他需要的是一个即使自己残疾、高位瘫痪,却依然把他当正常人看待的人,而德瑞斯恰好就是这样一个人。”

薇薇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只是她依然有些疑惑:“但是这和我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吗?”

李易笑着道:“但是这个故事却从反面揭示了一个事实:一个白人始终高高在上,黑人一直在底层挣扎的事实。当然这部电影我的初衷本身就是反歧视的,我希望用这个温情脉脉的故事告诉我们:白人与黑人之间是有可能建立友谊的。

而不止是黑人,同样的还有华人,或者其他的种族的人!

你难道不觉得,很讽刺吗?那些说这种话的人,难道不是一种歧视吗?我相信如果我是一个白人,那么不管我是什么国籍,或许都不会有人认为拿到那么多提名有什么问题,可就因为我是华人,在这里是少数族裔,所以,就仿佛天然的奥斯卡就不是我能染指的!”

“其实这部电影还有一点,就是告诉观众们,不管是黑人也好,亦或者是其他族裔的人也好,有也高贵者,虽然他们欣赏不了高雅的巴赫,但他们喜欢的音乐一样灵动、热情、烟火气十足,黑人的音乐可以让你欢乐地起舞;黑人也有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天赋一点也不比别人少;黑人享受的烟、按摩、友谊同样简单而纯粹,是他们享受生活的方式;黑人同样热情、孝顺,他们也爱护自己的兄弟姐妹,黑人也有各种温暖的瞬间......

我在这部电影把整个黑人的群体都提升到了一个层次。德瑞斯被解雇那段,临出门时他发现又有一个邻居将车停在了菲利普的门前,这一次,他没有像一开始那样,用暴力解决问题,而是像个文质彬彬的上层人士那样,尽管依然粗声大气,理直气壮地告诉人家这里禁止停车。

这其实是一个有关同化的故事,只是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白人对黑人的同化,也看到了黑人兄弟对他们的上层阶级——白人也进行了同化。所以是双向的,菲利普接纳了德瑞斯的单纯、热情、活力、真诚、审美、生活方式;而德瑞斯也渐渐地对菲利普这个阶层人的审美、见识、态度、观念、生活方式产生了认同。

一个阶级变得高雅了一点,另一个阶级变得通俗一点,这两个阶级就有可能一起融入同一个层次,由此也就产生了友谊,这是两个阶层之间的友谊之花。可惜的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友谊之花并没有结出丰硕的果实。

但是你发现了一个问题没有?”

“什么问题?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薇薇安不解地道。

李易忍不住笑了。

“瞧,你认为没有什么问题,其实就是问题所在了,在思考菲利普为什么会雇佣德瑞斯时,你难道没有意识到了一种很可怕的现实吗?”李易又问道。

“什么?”薇薇安是真的懵了。

“因为你认为没问题,认为黑人这样,没有问题。

其实你难道没有发现,对黑人的刻板印象在这部电影里无处不在。可以说德瑞斯就是一个黑人刻板印象的“集合体”,他犯罪、吸烟、失业、好色、爱打架、喜欢通俗流行文化、喜欢坑蒙拐骗,可以说他就是一个完美的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形象。他应聘这份工作的动机完全是为了获得失业救济金,在精英们的眼里,他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催泪系导演》,方便以后阅读催泪系导演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歧视无处不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催泪系导演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歧视无处不在并对催泪系导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