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定是阎应元

作品: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作者:寂寞剑客|分类:历史|更新:2023-03-12 16:20:22|字数:6098字

洪承畴很喜欢这个沙盘,因为这比舆图直观多了。

建奴使用的是古代舆图,就是那种象征性的舆图,比例严重失真,没有任何实际参考价值,要是照着舆图指挥作战,真能把人坑得不忍卒睹。

孟学礼他们搭建的这个沙盘不仅直观,比例也真。

“这么说,明军主力已经到了朝阳门?”洪承畴问道。阑

巴特应道:“回洪部堂话,明军主力确实已经到了朝阳门外。”

“好。”洪承畴点了点头,又拿起角尺量了量北京到静海之间的距离,然后自言自语的接着说道,“北京到陈官屯相距大约三百里,急行军最快也需要走上三天,如果沿途再有骑兵的袭扰,需要的时间就更多,至少得五天。”

侯方域尖声说道:“如果大清兵能在五天之内夺回陈官屯段运河两岸的铳台,就能切断明军粮道,明军就一粒粮食都别想运至北京。”

孟学礼接着说道:“一旦粮道遭到切断,最多不出半个月,明军必溃!”

“洪部堂,末将有个疑问。”旁边的耿继茂指着沙盘问道,“陈官屯段运河两岸的铳台有明军重兵把守,大清兵为何不能避实击虚,进攻明军粮道上的其他小型据点?这些小型据点不过只有区区数百守军,夺之要容易得多。”

侯方域摇头说道:“这些小型据点就算夺了也是没什么用,因为大清兵无法在广袤的平原上挖出一条几百里长的壕沟、彻底阻断北京到大沽口的交通,但是如果大清兵能夺回陈官屯段运河两岸的铳台,就能凭借运河彻底阻断交通,如此一来,南明就别想输送哪怕一粒粮食给北京城外的明军。”

洪承畴接着说道:“届时明军就只能从北京退兵,保护粮道。”阑

孟学礼接着说道:“陈官屯的明军遭到攻击之后,肯定会向北京的明军主力求援,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北京的明军主力大概率会回救陈官屯,如此一来,我大清兵就可以在陈官屯与明军主力形成对峙。”

侯方域道:“对峙半个月,明军就必然会粮尽而溃。”

“没有那么简单。”洪承畴摆摆手,又道,“还需做好两件事,其一,对陈官屯附近的静海、青县、大城以及文安诸县实施坚壁清野,其二,派出一路偏师羊攻大沽口,防止大沽口明军前来救援陈官屯。”

“不愧是洪部堂,思虑就是周详。”

侯方域深以为然:“大沽口到陈官屯不过百余里,急行军一昼夜可至,确实需要派一路偏师牵制大沽口明军。”

洪承畴目光转向孔有德:“平南王,此事有劳你。”

“嗻!”孔有德叉手应道,“本王定不负部堂所托。”阑

洪承畴又扭头对巴特说道:“巴特都统,有劳你率2万八旗蒙古对北京城外之明军主力实施监视,一旦明军掉头南下,则全力阻击。”

“嗻!”巴特行了记抱胸礼,也转身扬长而去。

洪承畴又对其余诸人说道:“其余各营分头准备。”

“嗻!”参与军议的诸将齐齐一抱拳,纷纷出门而去。

很快,县衙大堂内便只剩下洪承畴、侯方域、孟学礼,除此之外就是姚启圣、于成龙等几个举子,这是被孟学礼抓来当参谋的。

洪承畴问道:“你们说,陈官屯的明军守将会是何人?”

“这不用问。”孟学礼不假思索的道,“非阎应元莫属。”阑

“在下亦是这么认为的。”侯方域道,“如果说徐应伟是崇祯手中最锋利的矛,那么阎应元就是崇祯手中最坚固的盾,所以陈官屯守将定是阎应元。”

“阎应元么?”洪承畴的目光冷下来,“本部堂倒要看看,他究竟有多难缠?”

“部堂大人,阎应元此人颇有些手段,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侯方域一脸严肃的道,“山阳大战,十王就在此人的手下吃了大亏。”

洪承畴说道:“侯参军请放心,本部堂断不会轻视阎应元。”

“如此便好。”侯方域释然道,“倒是下官多虑了。”

【上一章的阿济格是写噼叉了,已经修改】

喜欢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第612章 定是阎应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第612章 定是阎应元并对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