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黔驴技穷

作品:盛唐憨王|作者:风和风筝|分类:历史|更新:2022-09-29 23:41:29|字数:4200字

造船第八天,工程停滞。

薛仁贵捷报入京,杜楚客买尽胶水。

一夜,悄然流逝。

造船第九天。

薛安早早地来到了渭河码头。

杜如风往薛安背后看了看,问道:“薛大人,昨日你的家丁,把胶水材料运回薛府,今天怎么没带出来的。”

“我们是时候该开始建造船体外壳了,不然胶水根本来不及干!”

薛安凝视杜如风片刻。

杜如风从军中出身,自然是不怕薛安的目光,与薛安对视。

“杜楚客,是杜如晦的弟弟,你和他们,是什么关系?”薛安问道。

杜如风不假思索道:“他们是我的堂兄!”

“你是杜淹之子?”

“正是!”

杜淹是杜如晦、杜楚客的叔父。

在薛安的原世界,两家人有仇,杜淹谗言害死杜如晦的兄长,还差点弄死杜楚客。

不过这里是平行世界,原世界的人物关系,不一定能完全套在这里。

为了警惕起见,薛安没有告知他真相。

“其他的,你别问,你现在按照我的新安排,把所有材料准备好!木板、木头、圆木,滑轮组……”

“薛大人!”

杜如风拱手,不解道:“您曾与陛下定下军令状,要十五日内筹备粮食,而后再在十日内将粮食送往南方。”

“按照约定,你必须得在六天内,将船造好!”

“现在若还不开始铺设甲板,制造船体,六天内,胶水更是来不及干燥,并投入使用。”

薛安一巴掌排在了脑袋。

“忘了!装逼的时候,脑子一抽,就说了个时间。原来是十五天出发,不是三十天出发!”

杜如风:“……”

“哈哈,逗你的,我一直盯着时间,我比谁都急。你赶紧去安排人手,制作材料,并编好序号。多找几个工匠,算好各种材料的数量,可别在关键时刻缺斤少两了。”

说完,薛安转身离开。

杜如风气得半死。

“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听不懂人话吗?”

“准备那么多材料,就算他最后一天筹备到了胶水,也根本来不及等胶水风干啊!”

虽说薛安才是主持造船的人,但工程不能提前完成,他也会受到株连!

“我也才收集了几十斤骨胶和百来斤糯米,但根本不够用啊!”杜如风真想把薛安关起来,严刑拷打,逼问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现在工程停滞了,薛安不用再在码头盯着。

等他离开码头的时候,刘壮实迎了上来,护卫在旁。

“二公子,现在有什么安排?”

“去杨家一趟!”

杨家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家族。

上一代杨家家主,陪葬昭陵,现任家主,是杨思谊。

杨思谊的三个弟弟,分别是将军、刺史和卫尉少卿,他的妹妹,曾经嫁给李建成,后来被李世民收入囊中,并生下了高阳公主。

而杨金翠,是整个大家族的一员,不是杨思谊这一支,但也是同辈关系。

相比之下,不管是身份还是血脉亲疏关系,杨金翠都比不上小一辈的高阳公主。

但终究都是杨家人,高阳公主要干坏事,也得找借口绕着弯,薛安不介意登门拜访,去找杨思谊求助。

杨家。

杨思谊坐在正厅主位,笑着看向薛安。

“外甥今天不在码头忙着造船,怎么来找大舅舅了?其他舅舅都在官场中,只有我是个操持家长里短的闲人。”杨思谊笑着问道。

下人来到薛安身旁,倒好了热茶。

薛安道:“舅舅,我是为了骨胶和鱼鳔来的。”

杨思谊一愣,神情尴尬:“当初我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对你这么重要,现在想要从顺阳郡商人手里买回来,别人也不答应。”

薛安摇了摇头,道:“不急,那一百斤,不过是杯水车薪。现在天要入秋,渔获丰富,我想请舅舅安排杨家的农仆,帮忙下水打鱼,收敛这些材料。”

“这……”

杨思谊不清楚薛安和高阳的矛盾,但也知道薛安惹了李泰,现在正遭受李泰的报复。

他不是很想得罪李泰。

“这天在下雨,土地湿润,农仆都忙着动土播种,在冬闲之前,种出一些作物,怕是没时间帮你下水。”杨思谊婉拒道。

薛安道:“这不是人情,是买卖。骨胶和鱼鳔,我都按照平时市价的十倍购买。”

杨思谊闻言有些心动。

身为一家之主,他得为整个家族的财富收入做打算。

种田能收获多少钱,卖这些东西,又能赚多少钱?他心里有杆秤。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占便宜的机会了。

但是……

“你能拿出足够的钱财?”杨思谊问道。

“冰铺的收益,超乎您的想象。您还可以联系其他家族,一起捕鱼,收集骨胶和鱼鳔,中间能赚到的差价,都是杨家的。”

杨思谊眼睛一转,想到一种可能。

薛安现在被逼到了极限,愿意用十倍价格来当冤大头,现在魏王要全力封杀薛安,是不是还能用更高的价格,赚到更多的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盛唐憨王》,方便以后阅读盛唐憨王第四十八章 黔驴技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盛唐憨王第四十八章 黔驴技穷并对盛唐憨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