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黄河改造工程

作品:盛唐憨王|作者:风和风筝|分类:历史|更新:2022-10-04 21:46:26|字数:4278字

李世民向外走去,李泰见状,厚着脸皮跟了上来。

李世民道:“你留下,看着你的妹妹,别让她们下到渭河去!”

“这不是有皇姐和李治他们吗?”

看李泰这胡搅蛮缠的模样,李世民心头升起了些许怒意。

“泰儿,过来!”皇后沉着脸喊了一声,这才把李泰叫走。

这时,薛安才顺利跟着李世民,在岸边越走越远。

两个人,对李泰的失礼,都没有多说什么。

“说吧,你找朕,要聊些什么?”

薛安停下脚步,看向大河。

“陛下可见过长江?”

“昔日南征北战时见过,长江之波澜壮阔,与黄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今想来,依然为天地苍茫而震撼。”

薛安站在河边,手里捞起一团流水。

“陛下,据传,在东汉之前,黄河本叫九河,又叫上河,也被称为中国河。可到了西汉,她的名字,变成了浊河,亦或者是黄河。”

“你可知,这是为何?”

“岁月无情,冲走了无数泥沙!”

“陛下只看到表面啊!”

薛安右手一碾,让大部分流水从指间淌过,留下手心少许的黄沙堆积。

寒风凛冽,吹着两岸荒草摇曳,一眼望去,本应该郁郁葱葱的自然风光,却显得萧条肃杀。

“何为表面?”

李世民不敢轻视薛安,他从里面感受到了一种可怕的危机。

“三桅帆船的出现,给大唐带来的是海中的财富,这一笔财富,才刚刚发酵,但他的未来,比我们想象中更有前景,对吧?”

李世民道:“每次下海,不敢保证能够装满渔船,但从未来几年来说,鱼肉将会让我大唐度过最为危难的时候,哪怕是朕的子孙后代,都不会忽视来自大海的收获。”

“可是,如果这黄河,继续污浊下去,直到河底满是黄沙堆积,您觉得,三桅帆船,还能顺利沿着黄河,一路来到长安吗?”

李世民脸色巨变。

黄河的环境,一年比一年差,这是有目共睹的。

渔船带来的利益太大,如果黄河无法通行,这相当于斩断大唐一臂。

“如此危难,该如何解决?”李世民迫不及待的问道。

“想要解决,就得找到根源。”

薛安伸手,抓住了河底的一团泥巴,而后走到旁边一处相对清澈的沟渠,将手伸了进去。

水流,冰得可怕,薛安的手,都被冻得通红。

李世民看到,一大团泥巴,被薛安紧紧攥着,流水冲刷,冲掉了部分黄沙,但更多的泥巴,依然还在薛安手中。

“陛下,能看出什么?”

“你是让朕,想办法束缚黄沙,这不可能,此非人力所能及也。”

“不,陛下,你错了,我的手,不是手,是植物的根系!”

薛安放开了手,黄沙松开,沟渠的水流,瞬间浑浊。

无数黄沙,被沟渠流水冲走。

“在代田法革新之前,百姓都不知道松开犁底层,这导致土地蓄水能力下降,后果便是,农作物的收成越来越差。”

“可百姓要吃饭,又不知道代田法的问题所在,他们唯一的办法,那就是继续开荒种田。”

“黄河流域的百姓,他们挖树、砍树、推翻各种植物,掘出根系,让土地变成了耕地,可耕地那点菜,那点根系,哪里比得上参天大树?”

“我的手,就是大树的根系,当我的手被拔出去,那些泥土,彻底失去束缚,全都进入了黄河之中。”

“耕地被黄河冲刷,为了寻找更多的耕地,百姓只能向森林继续砍伐,而后黄河继续吞没土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李世民瞳孔猛缩。

作为一国之君,接触太多经济的内容,哪怕不够精通,他也能看到这背后可怕的后果。

“陛下,这被称之为恶性循环。如若不能阻止,终有一日,黄河将变成黄泥河,无数耕地,彻底荒废。水灾与旱灾也将无穷尽也!”

李世民双肩战栗,这种危机,绝对不比连年大旱来得差。

不止如此,他能判断,黄河环境的崩塌,最终会导致大唐每年平白损失数百万贯的财富。

“朕知道了!”

李世民的声音,都变得有些沙哑。

“可是……哪怕犁底层革新之策,推行出去,百姓人口越来越多,而种田又少不了黄河流水灌溉,这样的恶……恶性循环,依然无法避免!”

薛安点点头,不愧是李世民,一点就透。

他来到滩涂位置,站在黄沙之上,用一根木棍勾画。

“陛下请看,这一条长线,可看作是黄河。两边空旷之处,便是农田。”

“只要陛下进行调控,让百姓在黄河两岸百丈之内,不得开垦农田,要求各地必须种满各类大树,便能有效控制黄河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李世民咀嚼着这四个字,看向地上勾画的内容,问道:“可灌溉如何处理?”

“森林中,打造人造的溪流便是,只要花费足够多的人力物力,总能解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盛唐憨王》,方便以后阅读盛唐憨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黄河改造工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盛唐憨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黄河改造工程并对盛唐憨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