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请陛下决断

作品:盛唐憨王|作者:风和风筝|分类:历史|更新:2022-10-08 22:02:57|字数:4474字

薛安看向满朝文武,尤其是御史大夫所在的方向。

“诸位,没事就喜欢唧唧歪歪的叫,在真的涉及国力与国事的时候,麻烦你们帮忙算一算,农夫们该怎么算这个数目?”

这群御史心里暗骂,谁愿意去算粪便啊,有辱斯文!

一名御史道:“这是农夫自己需要动脑的,为何问我们?我们学的是儒家学识,不是农家!”

啪!!

薛安双手再次一拍,“说得好!既然你同意了,让农民自己去算,那么我让农民的孩子学习明算,这有何过错?”

一群文臣脸色一沉,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那名倒霉的御史。

这时候,不管说什么,都可能被薛安抓住漏洞。

御史被人看得全身发毛,硬着头皮道:“这事,农夫不懂,也可以问户部派遣的官员!”

薛安看向戴胄:“这天底下,有多少农民,你们户部,忙得过来吗?”

戴胄摸了摸额头,感觉脑袋有点秃。

“薛大人说笑了,这种事,户部根本没办法计算落实到每个农庄,这还得靠农民自立自强。户部只能给个方向,在细节上,实在是无能为力。”

“这是你们户部无用!”那御史还不放弃。

戴胄顿时怒了:“你若是有意见,不妨来户部任职,感受一下户部有多繁忙?身为御史,别只管动嘴,也要多了解一下别人的难处,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他御史,疯狂给他使眼色。

再废话,就要把整个户部得罪了!

御史只能悻悻地闭上嘴。

薛安满意点头,看向杨誉。

“至于你说的思想品德,你说,教农民不要造反,要听陛下的话,怎么错了,要不要我把书本拿来给诸位传阅?”

“呈上来!”李世民道。

众人等了一会,才等到课本端上太极殿。

满朝文武,传阅了一番,脸色巨变。

这些思想品德,通篇都是教导人的德行,还有教导大家要听李世民的话。

没有提到文臣半句,更没有夸赞孔圣半分。

只有部分内容,少量引用孔圣的话。

薛安道:“我按照上面的内容授课,诸位不妨提提意见,看看哪里有涉嫌造反的地方,不妨说出来?”

“谁知道你上的内容,是否与书中一致?”杨誉反问。

李治不爽了:“你要是觉得有问题,可以派国子监来督促,而不是直接状告我!”

杨誉:“……”

这种时候,他没办法从课本找出问题,确实只能派人去盯着。

“下一个问题,历史。这种问题,你们国子监,也可以派人督促,我们没意见的。”

“综上,我也没教圣人之学,治国之策,所以不与国子监申报又如何?国子监何时管别人怎么种田了?”

“你的第一项罪证,不成立!”薛安摊开手。

杨誉阴沉着脸,琢磨了半天,也找不到辩驳的点。

“本官无话可说,日后自有分晓。罪二,你当如何说,在农庄里大兴土木,让遣唐使这等外邦长久定居,这是何意?

怎么,你还想给遣唐使打造一个国中国不成?”

“这里,就涉及到在下与三省六部、还有陛下的一项计划了,这个计划,可以给我们大唐带来数不清的财富,带来不要钱的劳力。

你小小国子监,不懂这种国家大事,不如你去问问三省六部的大臣们?”

薛安看向长孙无忌他们的方向。

长孙无忌嘴角抖了抖。

高士廉问道:“本官也参与了你说的计划,但是,我们只看到你在培养这些遣唐使。”

“培养原因很难理解吗?我使劲的告诉他们大唐有多好,让他们感受到大唐是真正的天朝上国。如果不给她们好生活,不让她们吃饱喝好,怎么能吸引倭国的那些人?”

说到这,薛安古怪地看着高士廉:“高大人,你不会以为,住在茅草屋里,夏日蚊虫叮咬,冬日寒风凛冽,这就叫天朝上国吧?

这种生活,你哪里来的脸用来跟别人吹嘘?

总不能是靠你的年纪吧?”

“薛安!!!”

高士廉震怒,这薛安,居然明里暗里骂他老不要脸!

“高大人,若是不懂民情,吹嘘什么贞观之治,那么我们不如去乡野看看,瞧瞧这所谓的贞观之治,具体怎样?”

这可是这群文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吹牛之言,现在被薛安血淋淋的撕开。

别说高士廉了,朝堂上,就没有一个文臣脸上不难看的。

他们心里,把薛安骂开了。

这话一出,他们吹了十多年功绩,全都烟消云散。

高士廉只能硬着头皮道:“在陛下的治理下,大唐蒸蒸日上,薛安你莫要胡搅蛮缠!”

薛安耸耸肩,看向杨誉。

“该第三罪了吧!”

杨誉再急再怒,也不敢再追问第二罪状,不然薛安又要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让大家最后的脸面都不再剩下。

“薛安,你薛家五百张卖身契,你要如何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盛唐憨王》,方便以后阅读盛唐憨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请陛下决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盛唐憨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请陛下决断并对盛唐憨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