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独行者大炮

作品:重回1987签到系统|作者:太空牛蛙|分类:都市|更新:2024-03-11 21:01:51|字数:8744字

夏阳三人就在站在深井边上,居高临下。

深井上空被一个气泡玻璃罩住。

透过玻璃罩,深井中间有一个电磁组成的磁球,蓝色电磁不断跳动闪烁,耀眼夺目!

深井四周的金属墙壁上布满了几百只机器手臂,每只机器手臂都握着一把激光发射器。

所有激光发射器都对准了中间的磁球。

来之前,唐雪丽做过功课。

多少知道一些。

中间的磁球就是电磁约束场,四周几百只机器手臂拿的就是高能激光发射器,一起聚焦发射,进而产生上亿度高温,创造核聚变条件。

“拿到光明会技术,我们进展很快,顺利突破能量净收益这道大关,之后在伊娃帮助下,还迅速将能量净收益增加到1.5,我有信心下次实验能够突破1.7,甚至更高!”

“不过几次实验证明,人工智能对核聚变非常关键,所以夏总,人工智能还需要不断加强才行。”

克拉德先向夏阳简单介绍一下核聚变进展情况,最后特别提到,人工智能对核聚变的重要性。

甚至要想核聚变成功,必须让伊娃变得更加聪明才行。

“人工智能方面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加大对人工智能投入,最近又请了不少数学家加盟,还在加拿大建立了人工智能研发中心,集中全部力量加速伊娜成长。”

“不过我支持给足了,你这边可不要让我失望。”

夏阳声音沉下来。他砸了这么多钱,要是克拉德还不能把核聚变研发成功,那就太让人失望了。

克拉德自然知道好歹,神色变得肃然,“夏总请放心,我向你保证,我们进度绝对不会比光明会慢!”

“我相信你的保证!”

夏阳又露出笑容的点头。

无论在学术还是品德方面,克拉德都值得尊敬,所以点到为止即可。

接下来,克拉德又带夏阳和唐雪丽参观了电磁应用、高能激光等尖端研发。

莱索在电磁应用方面,主要有两个研发方向。

一个是电磁约束场,一个是电磁武器。

电磁场约束,这个不用说,为核聚变服务,利用电磁场约束核聚变的高能反应。

另外,电磁场约束还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研发方向,为军事服务。

利用电磁力协助战机起降。

将电磁变成巨手,轻松将战机扔上天空,战机返回时,又可以轻松将战机捕捉抓下来。

这无疑可以极大提高战机起降效率和安全。

不用说的,一旦研发成功,如今航母上的蒸汽弹射,电磁弹射都可以扔了。

在电磁武器研发方面,就是电磁炮。

自从和戴蒙交换,拿到洛克马丁的电磁炮技术,莱索又结合自身研发技术,在电磁武器方面突出猛进。

从一百五十五毫米电磁炮,到两百五十毫米,三百六十毫米,四百毫米,一路突破。

如今正在向四百五十毫米,甚至五百五十毫米进发。

没人闲嫌武器威力大,越大越好!

正因如此,莱索“独行者”战列舰,早在十几年前就立项开发。

现在各方面技术都突破差不多了。

就差一款足以匹配它的巨炮。

人心就是这般不自足。

原本夏阳计划独行者战列舰能用上四百毫米电磁炮就知足了。

可见电磁炮技术突破这般快。

于是变得不自足了,四百毫米电磁炮研发出来,觉得可以再等等,等四百五百毫米研发出来,最后又觉得给独行者战列舰装上五百五十毫米的电磁巨炮才够威风!

乌科兰莱索除了在电磁炮方面,进展迅速之外。

在高能激光方向,速度同样不慢。

初代美杜莎激光武器,功率只有一百千瓦,勉强达到军用激光武器门槛。

经过这些年夏阳不断加大投入,还特意在以色烈建立激光研发中心。

如今莱索激光武器,功率已经突破三百千瓦,正在向更高功率迈进。

当然这个速度不算快。

去年,音波公司就向美利国军部提供三百千瓦激光武器,并装备在战舰上。

不过夏阳并不着急,准备再等两年,直接推出四百千瓦美杜莎,还是陆地级激光武器。

除了激光武器,在高能激光方面,莱索还有另一项研究。

那就是激光雷达。

因为相比现在的常规微波雷达,激光雷达在高精度和成像方面优势太大了。

激光雷达的测距精度可达厘米甚至毫米级,比如今的常规微波雷达高出一百倍,在成像方面更不知高出多少倍。

因此激光雷达扫描更加精准,侦察更加准确。

当然研发难度同样更大。

在激光雷达项目上,夏阳这些年投入很大,不过进度始终不尽如人意,至今还没拿出一个成品。

“夏总,激光雷达研发进度有点缓慢,要不要减少一些资金投入,等激光科技有了重大突破再加大投资。”

克拉德建议道。

夏阳这些年在激光雷达上面的投入,连他看了都心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回1987签到系统》,方便以后阅读重回1987签到系统第947章 独行者大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回1987签到系统第947章 独行者大炮并对重回1987签到系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