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人员纷杂

作品:大唐奴牙郎|作者:夜尽长|分类:历史|更新:2023-06-05 07:58:20|字数:4550字

长安,李林甫宅。

李岫快步穿过廊道,来到父亲的书房。

站定在门前,李岫深吸了一口气,朗声唱了一声告。

房内响起李林甫的声音:“进来。”

李岫整了整衣袖,小心推门进去,走至书房的内间,向父亲躬身行了一礼。

正在阅览石堡城战报的李林甫,看向李岫,沉声问道:“怎么了?”

李岫:“周钧……”

李林甫眉头皱起:“可是宫中定下了周钧的封赏?”

李岫轻轻点了点头。

李林甫坐直了身体:“是留在长安?还是外迁州府?”

李岫犹豫片刻:“留在长安。”

李林甫眉头紧锁:“留在长安……圣人终究还是要重用这奴牙郎吗?”

李岫一愣,连忙说道:“父亲,圣人打算招周钧为驸马,有意将万春公主许配给他。”

李林甫身体一震,一口气险些没喘上来,不敢置信的问道:“驸马?!”

李岫点头:“我也是刚刚从礼部那里闻得消息。”

李林甫的脸上,表情不停变换。

震惊、疑惑、如释重负、惋惜……最终统统化为了一声长叹。

李林甫:“老夫千算万算,倒是从来没有想过,圣人居然有意与周钧引为翁婿。”

李岫:“不止是父亲,礼部上下,起初听闻此事,都是错愕。”

李林甫在起初的震惊过后,仔细想着整件事情,突然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周钧与万春公主的婚事,李林甫从头到尾没有听到些许风声,甚至宫中的眼线都无人来报,最后还是通过李岫与礼部官员的关系,才得知此事。

李林甫手足发冷,圣人以往圣裁,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招他商议一二,这次引周钧为国婿一事,却从头到尾对他没有一点透露。

李岫见李林甫面色难看,不由问道:“父亲,可是有事不对?”

李林甫朝李岫问道:“周钧与万春公主的婚事,除了礼部,可还有他人知晓?”

李岫:“我听相熟者说,除了礼部,太府也是刚刚得知消息,就连前来传喻的内侍,提及此事,也是三问皆不知。”

李林甫回头看向案台上的石堡城战报,心中自我安慰道,兴许是圣人知晓战事紧要,所以才没有声张此事。

李岫在一旁看着李林甫,误以为后者还在担心周钧,便开口说道:“父亲,周二郎虽然留在了长安,但日后一旦成为驸马,按照祖制,只能担任闲职,却是再也不能威胁到我们李家了。”

李林甫摆摆手:“为父忧虑的并非此事。”

李岫不解。

李林甫突然想起一事,向李岫问道:“倘若没记错,万春公主与杨贵妇私交甚好?”

李岫想了想,点头说道:“宫中有传,万春公主与贵妃情同姐妹。今年贵妃生辰,公主特意写了戏本,还编排了优戏,贵妃瞧了赞不绝口,圣人亦是重赏了戏班。”

李林甫慢慢坐下来,面色凝重。

李岫见父亲面色肃穆,喏喏不敢言,侍立在一旁。过了良久,李林甫轻轻叹了一口气,无奈说道:“万春公主、贵妃还有杨家,这奴牙郎,当真是好算计……”

另一边,灞川别苑。

周钧坐在侧厅的案台前,翻看着灞川街市这一年多来的阚录。

萧清蝉和解琴二女,侍立在他的左右。

看到街市收纳的宫婢、官奴名单时,周钧看着厚厚一摞名册,问道:“比起当初那时,人似乎多出了不少?”

萧清蝉轻轻说道:“主家,如今不止是宫中的宫婢……司农寺、将作监等司,如今收容的流户越来越多,司内的录额早就满员,只得外放官奴。而这些放出的官奴,府所和官坊容纳不下,贵门和世家又看不上,贸然将他们放出去,恐怕又成了流民,不利于安治,所以诸司借着内侍省与别苑的关系,都想安置到灞川来。”

解琴在一旁补充道:“不仅是长安,洛阳,还有陪都太原,都有意将官奴婢送来灞川。这件事,我听说庞公专门写了折子,向圣人请示。”

周钧:“宫中如何说?”

解琴:“折子的批复只有一句话,便宜行事。”

周钧面露思索。

萧清蝉犹豫片刻,说道:“灞川三洲,如今寸土寸金,大多都已经开发完毕,这送来的宫婢和官奴越来越多,眼见就再也无处安置……不如,二郎向庞公说说?”

解琴闻言,看了一眼周钧,微笑不语。

周钧摇头道:“不,既然宫中说了便宜行事,那便是对灞川有所求,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想方设法的满足要求罢了。”

萧清蝉听周钧说得坚决,也就不再劝了,只是应了下来。

周钧放下了灞川街市的文册,又拿起花琼楼的阚记,上面按照情报的紧要程度,分门别类记载着各种人在灞川中的言行。

周钧翻开标注着『大碛商路』的分阙,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各式各样的情报。

有些彼此关联的情报,还用朱砂批红,再连成母子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奴牙郎第352章 人员纷杂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奴牙郎第352章 人员纷杂并对大唐奴牙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