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陈留失守

作品:大唐奴牙郎|作者:夜尽长|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2 23:29:57|字数:4426字

太原府陷落的消息,传入长安,朝中震动。

杨国忠再也不敢说,十日之内,必能见到安禄山首级一类的话语。

李隆基听闻噩耗,胸中气闷,足足在床上躺了大半日才稍稍好转。

安禄山大军,占下太原之后,日夜未歇,径直向灵昌袭去。

李隆基此时放弃了原本劝和的打算,下令各地州府抵死抗敌。

除此之外,他又下旨发布了数条命令:

一、以谋乱罪,处死安禄山在长安作为质子的儿子安庆宗。

二、新设河南节度使,任命卫尉卿张介然为第一任节度使,火速赶往陈留(今开封),招募新兵,抵御叛军。

三、拿出内库的金银珠宝,在长安附近招兵买马,号称天武军,拱卫京城。

四、任命荣王李琬(太子李亨之弟)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统兵五万,火速前往陕郡驻守(今河南三门峡)。

这四条命令中,没有一条,与边军有关。

陇右军、河西军、北庭军和安西军,被下达的命令,依然是按兵不动。

十一月五日,安禄山亲率五千精骑,由灵昌附近的黎阳津,渡过黄河,在南岸登陆。

骑军下船之后,只带了数日的干粮和少量的补给,脱开大部,全速赶往陈留。

刚刚上任的河南节度使张介然,此时抵达陈留不过才数日,募集了一万青壮,发放了武器,就遇上了安禄山的锋军精骑。

陈留中的府卫,还有那募集而来的一万青壮,由于许久未曾遭遇战事,仅仅只是抵抗了半日,就呈现崩溃之相。

安禄山又派人在城外叫嚣,倘若不降,城破之日,陈留鸡犬不留。

张介然以前在河西、陇右当过郡守,虽然没有打过仗,但是为人忠直,对于安禄山的威胁,不仅丝毫没有畏惧,反而身先士卒,带领麾下死守城池。

然而,陈留太守郭纳却是贪生怕死之人,眼见实力悬殊太大,便令人偷偷打开了城门,向安禄山投降。

结果,张介然在城头上奋勇杀敌,却听见身后响起了喊杀声,回头看去,发现安禄山的军队居然已经被放入了城中。

至此,陈留城破,通往洛阳的第一道关卡,已经被打开。

攻下了陈留,安禄山骑在马上,看着道路两旁俯首称降的唐军,抖动着一身肥肉,哈哈大笑起来:“未曾遇见一次像样的抵抗,不足一月,就轻轻松松拿下了千里的江山,天佑我也!”

安禄山麾下有心腹,名为严庄。

此人走到安禄山左近,开口说道:“王上承天运转世,已经无人能够威胁到您了。”

安禄山闻言,先是微笑,接着皱眉道:“你这么一说,本王倒是想了起来,真有那么一个人,让我有些琢磨不透。”

严庄:“王上所指何人?”

安禄山:“周钧。”

严庄一愣:“周钧?周驸马?”

安禄山轻轻点头。

严庄疑惑道:“那周钧不过一寒微小吏,得了天幸,尚公主为妻,为何王上如此重视他?”

安禄山摸了摸肚皮,一边思索,一边低声说道:“且让本王想想,究竟是听谁说的……啊,对了,是李林甫。”

严庄更是疑惑,此事怎么和李林甫又有关系。

安禄山解释道:“早些年,本王承职御史大夫,常常要去相府寻李林甫公干。李林甫多智,又善于揣摩人心,本王有时尚未开口,他就能猜中我要说的话。有一次,本王与李林甫在庭院中说话。谈及朝中大臣,李林甫道尽臣子心思,入木三分,分毫不差。本王问他,朝堂之中,可有他看不透的人?李林甫闻言,脸色数变,最后肃容说道,朝堂之中仅有一人,他却是看不透,而此人正是那周钧。”

严庄听了惊奇,好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安禄山:“李林甫那时对本王说,纵观周钧行事,步步为营,其中甚至瞧不见一步错着……这就像二人在那里下棋,其中一名棋手,似乎早就知道整局棋的走向,甚至棋局尚未开始,他就已经清楚所有黑白棋子的落处。”

严庄:“王上决定在范阳提前起事,是否也和周钧有关?”

安禄山:“有一部分的原因,的确是他……本王听闻宫中今年打算招周钧还朝,算他从龟兹出发,路上未有耽搁,那么大约就是在十一月中旬抵达长安。本王将起兵时间定在十月初,即便周钧还朝,再奉旨领兵,也要到十二月底才能出现。”

严庄还是有些不明白:“王上,唐室之中,如哥舒翰、高仙芝、程千里、郭子仪等人,皆是名将,说不定是由他们来领兵,那我们……?”

安禄山听到这里,哈哈大笑起来:“哥舒翰贪杯,如今中风在床;高仙芝贪财,宫中对他多有提防;程千里不过一垂暮老人,不足为惧;而郭子仪远在朔方,本王自有办法对付他……”

话音未落,有快马自城外赶来,骑士行至城门,慌乱之下摔下马来,狼狈不堪。

“报!长安有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奴牙郎第491章 陈留失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奴牙郎第491章 陈留失守并对大唐奴牙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