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疑点重重

作品:大唐奴牙郎|作者:夜尽长|分类:历史|更新:2023-08-05 22:59:26|字数:5828字

年前携带密旨来军中谋乱的天使,名为娄全金,乃是内侍省中的一位常侍,也是高力士手下的一名心腹。

此人在军中,自从得知周钧兼知三公、代为监国之后,心中忐忑,一边在打探凉州城中的消息,一边有心逃出营外,但又苦于临行前宫中的交待,只能心存侥幸。

等来等去,苦不见宫中有诏,反而等来了周钧入了大营。

当看到周钧带着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入了营门,娄全金强自镇定,站定在原地,颤声说道:“咱家乃是宫中派来的天使,又带着陛下亲自颁下的圣旨,尔等意欲何为?”

周钧看着这内侍,冷笑数声,开口说道:“说起圣旨,我这里倒是也有一封。”

说完,亲兵队头王翃取出孔攸拟好的圣旨,从头到尾念了一遍。

娄全金面色惨白,摇头道:“咱家不信!圣人怎会如此?”

周钧问道:“你说你得了宫中的旨意,口说无凭,那圣旨呢?”

娄全金闻言,连忙取出内间的密旨,又拿了出来。

周钧接过,看了两眼,直接扔入火盆之中,口中又喝道:“漏洞百出,此乃伪旨!你这胆大妄为的阉人,究竟胆敢假传圣旨,究竟是得了何人的教唆?!”

看见周钧将那圣旨扔入火中,郭子仪吃了一惊。

周钧又朝左右喝道:“来人!将这个十恶不赦之人,拖出营门,就地处斩!”

有士卒冲进营帐,不顾娄全金的惨叫,一把将其拉到营门之外。

不多时,营外的惨叫声戛然而止。

郭子仪心中一凛,面露迟疑,向周钧欲言又止。

后者对郭子仪小声说道:“此人非死不可,不然留他在军中,日后攻伐范阳,恐再起祸端。”

郭子仪闻言,叹了口气。

正如周钧所说,如果不把娄全金杀了,此人留在军中,的确就是一个随时会出事的祸害。

一旦大军进攻范阳,这个家伙如果再跳出来,生了什么幺蛾子,好不容易得来的局面,恐怕都要功亏一篑。

但是,看遍整场兵乱,郭子仪的心中,却有些隐隐的不安。

在郭子仪看来,范阳兵变,从头到尾,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娄全金身为天使,被斩杀在军中,宫中倘若得知此事,不会单单只将周钧一人视为逆臣,郭子仪、李光弼等一众将领,都会被视作周钧的党羽。

换句话说,朔方军因为兵变一事,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彻底倒向周钧的那一边;而且,朔方军中那些忠于唐室的将领,也会因此被甄别,形成一份名单,再被一一找出。

其中,朔方军的主帅——郭子仪,平日里洁身自好,自认与周钧走的虽近,但还远远不到结党营私的地步。

当今圣上虽然有疑心病,但只要寻人仔细查问,就能打听到郭子仪的为人和秉性。

但是,陛下派娄全金作为天使,来了范阳军中,二话不说,就将郭子仪当作周钧党羽抓了起来,事前事后,连一点分辩的机会,都没有给郭子仪。

反而朔方军中,其他与周钧素有关联的将领,有许多都不在宫中收押的名单之中,这一点就很奇怪。

而且,郭子仪发现,整场兵变,每一个事件所发生的时间点,如果连在一起看,也是古怪。

天宝十六载(757年),十一月十一日,周钧兼知三公,又代为监国。

虽然周钧之后一直忙于处理政事,但他麾下的谋士和文吏,负责处置各式各样的文书,明明知晓河北战场乃是关键之地,又怎么可能会隔了一个多月,拖到正月初八那一天,才将那封来自河北的战报,呈给周钧?

而且,天佑元年(758年),正月二十二日,河北军中收到大帅的军令之后,曾经呈上一封奏折,向宫中请示应当如何处置郭李等将领。

那封奏折,乃是加急公文,由官驿快马发往凉州,按照路程和马力来计算,应当在正月底之前,就能抵达凉州。

但又不知为何,这份奏折一直拖到二月中旬,才送入凉州的大帅府。

偏偏那时,居然会如此凑巧,周钧刚刚从凉州出发去往范阳,就与那封奏折擦身而过。

现在回想起来,郭子仪认为整场兵变,有太多疑点,都显得过于巧合。

再仔细想下去,郭子仪想到了一种可能,浑身上下顿时有些不寒而栗。

圣上用凉州和范阳,给周钧设了一个局,但是在整件事的背后,或许又有另一个人利用这些,设了另一个更大的局,将所有人都圈入了其中。

只是不知,这个人是谁,目的又究竟是什么……

不多时,娄全金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被呈了上来。

在风雪之中,周钧在大营场院上,举行了军议会。

三军将领,得了军令,陆续从各处营地来到中军。

眼见众将到齐,周钧站上高台,指着案台上娄全金的首级说道:“此人假传圣旨,发起兵乱,使得许多将领蒙受不白之冤,更使得军中险些发生内讧!对于此等贼人,当杀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奴牙郎第542章 疑点重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奴牙郎第542章 疑点重重并对大唐奴牙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