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潼关路(上)

作品:大唐奴牙郎|作者:夜尽长|分类:历史|更新:2023-11-13 22:33:45|字数:4632字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长安战场打的如火如荼,潼关战场却一片寂静。

李嗣业、郭曜领五万偏军,自洛水南下,埋伏在蒲州一带。

按照郭子仪事前的战术安排,李嗣业应当派出斥候,再按兵不动,静静等待燕军上门。

然而,长安战事激烈,潼关这里却久等不到敌人,李嗣业性子急躁,就想领军再向东南方向进发,去主动搜寻燕军的踪迹。

身为副将的郭曜,及时劝阻了李嗣业,说道:“洛阳援军,必定要经过潼关,将军贸然南下,倘若打草惊蛇,恐怕会坏了大事。”

李嗣业闻言,想了想,只能就此作罢。

六月初八,斥候终于给李嗣业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有一只五万人的军队,从洛阳方向而来,观察旗号和仪仗,主帅应是安禄山的义子,燕国大将安守忠。

李嗣业听到这个消息,欣喜若狂,想到憋了这么多天,总算有仗可以打了。

当即,五万唐军厉兵秣马,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南下,去伏击安守忠的军队。

郭子仪从二十万大军中,分出五万作为偏军,考虑到伏兵的战场职能,当初就将唐军中的大部分精锐骑兵,都拨给了李嗣业。

除此之外,在野战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虎蹲炮,也被放给了偏军。

至此,李嗣业率领的五万精兵,经过战前的充分讨论,就伏击战术一项,也商定出了一个步兵、骑兵、炮兵三体结合的方案。

具体做法是:

首先,利用具环骑兵的强大冲击力,攻击敌军的薄弱环节,将对方的阵型打散。轻骑兵再利用弓箭、弩机和穿插攻击,将溃散分团的敌军,朝着固定方向进行驱赶。

其次,唐军重步兵会在敌人溃逃的路线上,结成阵型,阻挡敌军的脚步。

接着,持有虎蹲炮的炮兵,会列阵于步兵之后,利用霰弹攻击的威力,最大程度上给予敌人致命一击,使得敌军彻底溃散。

最后,步兵、骑兵、炮兵三体,会以包饺子的态势,对敌军进行合围,并全力歼灭。

这样三位一体的战术,在历史上最早见于十字军时期的法兰克人。

到了14世纪末,15世纪初,黑斯廷斯的“联合战术”,以及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集团伏击,将这种骑军驱赶敌兵、使其进入炮兵弹道线范围的战术发扬光大。

然而,在这个时空中,拥有火炮的唐军,却是将这个战术提前五百年琢磨了出来。

战术既然敲定,接下来就是执行阶段。

当得知燕军靠近之后,唐军急行军南下,先是进入河东县,接着进军陕郡,最后在潼关以东的平原,埋下伏兵,静候安守忠的到来。

长安被郭子仪十五万大军围攻,危在旦夕,安守忠得了洛阳朝堂的旨意,要求其尽快驰援。

一来军情如火,二来潼关路是燕军要道,故而安守忠在行军时,放松了警惕,并没有小心行进,广撒斥候,而是下令全军抛下辎重,轻装上阵,尽快赶到长安。

如此一来,安守忠麾下的部队,正好一头扎进了北唐军的伏击圈。

当燕军行至陕郡以西三十里处,长期职事军旅的安守忠,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陕郡乃是京畿腹地,一路行来看不到行商,山地和树林也都是一片寂静。

当安守忠刚想下令全军暂缓行进的时候,山丘上突然传来一声炮响。

紧接着,宛如海啸一般的喊杀声从头顶处响起,数以千计的骑兵从山坡上一路冲了下来,向着燕军疾速袭来。

安守忠的第一反应——中了埋伏,坏事了。

紧接着,他强自稳定心神,策马来到中军,开始指挥部队列阵迎敌。

安守忠麾下的军队,有不少人是河北老卒,再加上整支军队参加过南唐战役,无论战斗意志,还是作战经验,在燕军之中都属于翘楚。

面对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唐军骑兵,换作是其它燕军,或许此时已经开始溃逃,但安守忠治下的士卒不仅没有逃跑,反而开始列阵迎敌,每个人都做好了搏杀的准备。

转眼之间,李嗣业率领的两千具环骑兵,还有六千轻骑兵,借着马力和坡度带来的冲击力,一头撞入了燕军的阵型。

刹那间,燕军前阵血肉横飞,死伤无数。

燕军此时的行军阵型,是一字长蛇阵,面对骑兵的三角楔形攻势,本来就处于劣势。从上空看下去,原本完整的阵型,顿时从中崩塌了大片,燕军的部队也从中间断裂成了前后两部分。

安守忠极力派兵遣将,想要补上被截断的中阵,重新建立起前军和后军的联系。

然而,让他无奈的是,率领唐军骑兵的将领是李嗣业。

李嗣业在安西军中以勇武着称,从军这么多年里,他所指挥的骑兵,无论面对何等数量和装备的敌人,都从来未曾出现过势弱的情况。

李嗣业本人更是一位超凡猛将,凭借着一匹战马,一把陌刀,单枪匹马冲入乱军之中,几进几出尚且能全身而退,对于他而言,更是如同喝水一般寻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奴牙郎》,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奴牙郎第615章 潼关路(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奴牙郎第615章 潼关路(上)并对大唐奴牙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