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向前进

作品:仲尼弟子列传|作者:邘十七|分类:历史|更新:2020-01-11 13:20:28|字数:8380字

议事大棚内灯火通明,炭盆燃烧的热气,更是助长了棚里的情绪传染,人人兴奋不已,在做各种去徐国的准备。

公羊单虽说是徐国人,可并不知道徐国周边诸侯国的具体方位。他是少年时跟随父母由宋国进入鲁国的,自在鲁国安家后,并没有再回过徐国。徐国只相当于他的祖籍,他对徐国的记忆大部分是由父母传授的。在去徐国换大米的线路上,并不能提供多少有用的信息。

春秋时代是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周书灿依稀记得春秋初期诸侯国分布图,从鲁国到徐国的直线距离,间隔滕、薛、彭、钟吾等诸侯国。

此时已是公元前522年,到徐国路过的有薛国、滕国。据记载彭国早在公元前710年已经被楚国灭掉。钟吾国和徐国虽然目前是在,可即将在公元前512年,因为“二公子事件”,一起被吴国灭掉的。

(这个钟吾国和钟无艳是没有半点关系的。)

这次去徐国换大米,人员是邱、子库、公羊单等为主要成员,周书灿根据记忆大致画出地图,给几人细看。告诉他们向什么方向走,让他们心中有个大概地理位置,不至于出门糊里糊涂,什么都不清楚。

他完全不在乎这些人是怎么看他的,一句“这都是山神赐予”的就解决问题了。挡人财路者,如同杀人父母,而阻人前途者更甚!根本不用他去解释,自然有人替他遮掩,利益啊。如果有谁敢说他是妖怪,光子库就不会答应!

从汶上这边到徐国并没有高山,向西南方向,沿着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湿地走即可。此时三个湖是连在一起的,并没有象后世那样分开。因史书中并没有为此处定名,他只能这样把三个湖泊的名字都说出来。另外又需要跟几人解释清楚,防止他们认为是三个湖泊。

过微山湖后进入徐国,转向南方前进。原本这里应该是彭国地界,只是不知道彭国被楚国灭掉后,这片地方现如今归谁管理。

古代的打仗并不是灭国后,胜利国一定接收这片土地,诸侯国之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边界,灭掉这个诸侯国的宗庙也就算是灭国了,之后这个诸侯国便不复存在。灭亡诸侯领地有可能荒芜,也有可能被别的诸侯国圈起来。因为在以后的地图上,彭国的这片地区,显示在徐国的境内。

从古彭国到真正的徐国是平原地带,还算是一路畅通。关键是邱曾经去过徐国,虽然也是少年时,可他的见识要比公羊单多的多。

邱不确定的说:“小公,我并不认为徐国很富裕,水稻是不是一年两熟我不清楚,但在我的印象里,他们是没有冰窖的。虽然这点不能确定徐国国力,可也能说明一点,他们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有实力。”

周书灿不同意邱的看法,反驳说:“冰窖这件事恐怕和地理位置有关系,我们这边比较干旱,土壤适合挖洞。另外,我们这边冬季会结冰,可徐国那边气温高,冬季恐怕就不会结冰了,这让他们如何取冰呢?

再说,他们处于淮河流域,土质松软也是一个问题,还有不在山区,完全是平原地带,依照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徐国既没有造冰的能力,也没有取石头给冰窖做坚固窖壁的能力。总之,我是感觉他们不是不想用冰,而是当地不具备储藏冰的条件。”

公羊单终于忍不住问出他的话:“小公,您是如何知道这些情况的?怎么您比我这个徐国人还知道的多?”

不等周书灿说话,子库用带着严厉的口吻说:“士,且不可问这些问题!以后有机会我告诉你。”

周书灿看也没看公羊单,丢下一句:“士,这些都在书里写着呢,你多看看书就知道了。”

转移话题说:“叔父,您尽快去把回邑教书的三名族人定下来,方便他们准备行李。”

出门的人分为两拨,一拨向南换大米,一拨向东回邑。

周书灿经过千思百虑,决定拿新村目前所有的铁农具去徐国换大米。

徐国那边有水稻一年两熟的自然条件,但国力还是越来越衰弱,肯定和生产力水平发展有关系。徐国虽然历史悠久,可这时代光有文化是不行的,制作再多的青铜器,也挡不住国力越来越弱。使用铁农具才能提高生产力水平,拿着铁农具和独轮车去徐国换大米,他坚信,必赢无疑!

新村的铁农具和独轮车去换大米了,当然需要一部分人回邑再拿来新的补充。这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何让族里人对邑有归属感。

秉着大融合族人的心思,他决定借机实施族里人回邑接受培训的计划。让族里识字的人回邑教书,再从邑里叫过来一些人和族里人对换。对此,他可谓是用心良苦,挖空了心思,就希望族里和邑里能融合在一起。

槐进大棚汇报:“小公,我又给食堂增加了人手,帮着烙饼。这两天气温低,面不好发,馍实在做不了多少,只能多做烙饼了。小公,好多人都问我能不能回邑?这次回邑的名额太少了,能不能再增加几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仲尼弟子列传》,方便以后阅读仲尼弟子列传第二一六章 向前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仲尼弟子列传第二一六章 向前进并对仲尼弟子列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